岞山的丝绸发展及《岞山事蚕诗》 -凯发k8网页登录

2021-11-15 16:22:00 来源:鲁网

  鲁网11月15日讯  与杞都黄旗堡一河之隔的岞山街道,历史上一直属于安丘县安泰社管辖,1947年划入昌南县,境内的岞山,古称柞山,因多柞树而得名,先民发现柞树上生有蚕虫,蚕茧可以缫丝织绸制衣,于是发展起了丝绸业,殷商棠邑及周边侯国的王公贵族所穿绸缎即为柞山柞绸,为我国丝绸发展及丝绸之路之古老源头。后来,从衣部,改称祚山,又从山部,演称岞山。

  盛唐年间,设立胶东县,岞山为其治所。

  山前的岞山村,金朝立村,曾名柞山砦、祚山寨、岞山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岞山在山东昌邑南……金人置砦于此。《宋史张邵传》:宋建炎三年(1129),张邵使金,至潍州,与金将鞑览抗礼。金人执邵送密州,囚于祚山砦。”宋代著名史学家徐梦莘所著《三朝北盟会编》卷222《张公行实》中,以此地多柞树,而记作柞山砦。

  明末,安丘廪生王奇珍在岞山建柏露书院,至清代顺治年间,由岞山村进士王训主导逐年扩建,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因位于岞山之阳而称岞阳书院。它与安丘的公冶长书院并称南北两学府。书院“后枕层岗,前俯潍水,环古柏数十株,读书其中,多有达者”。

  山前有商周遗址、大金寺遗址,山后有西北院文化遗址,西夏湾村西首有大东寺遗址。这些遗址,见证着岞山一带曾经的繁华。

  清代岞山上有一“事蚕碑”,传为岞山进士王训(1614—1683年)所立。碑高约2米,立于山顶玉皇庙门东侧。清光绪末年因修胶济铁路,被德人拉倒砸为碎石。1978年,幸得大行营村韩景岳、韩书信两位老先生出示当年所录碑文而知其面目。

  “事蚕碑”原刻诗30首,因抄本缺页,仅存23首,纵观全诗尚缺植桑内容。“事蚕碑”手抄本的发现,为研究昌邑的丝绸发展乃至丝绸之路的源头提供了宝贵资料。

  据传,碑的诗文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刘棨(刘墉祖父)所作。刘棨(1657——1718)年少时曾在岞阳书院跟岞山村进士王训读书。时岞山一带,遍植柞桑,乡民多从事养蚕缫丝织绸之业。刘棨身临其境,熟知从种植、采叶、浴蚕、分箔、喂养、择茧、练丝、纺织、染色、攀花、成衣整个过程,为答谢老师培育之恩,作事蚕诗30首相赠,被王训刻石立于岞山。

  刘棨在岞阳书院读书虽为传言,不见史实记载,但查其生平得知,他对发展养蚕织绸多有贡献。

  刘棨,字弢子,清前时期官员,高密市逄戈庄(原属诸城)人。父亲刘必显(1600~1692)为清初官员,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阶奉直大夫。刘棨博学多才,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进士。10年后始选任长沙县知县,居官清廉,尤善应变。得湖广总督吴碘举荐,于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升任陕西宁羌州(今宁强县)知州。莅任后,值陕西大饥,州无可发之粟,他便向监司丁珩借粮,并提出运粮之法:使民赴府负粮,负一斗者给三升。此法一用,不十日便运三千石。州地贫苦,他见山上多槲树,宜养山蚕,便派人到他早年读书之地岞山,请善养者数人并带蚕种数万枚到宁羌州,教民养蚕,并传授抽丝织绸之法。宁羌州人由此得利,称其绸为"刘公绸"。他针对本地文化落后的状况,便为其立书、建义学,并亲自教授。自此,宁羌州有了乡试者。后擢宁夏中路同知,平阳(今山西临汾、运城两地级市及石楼县和灵石县,治所在临汾)知府。

  事蚕诗

  一、浴蚕

  幽风曾着授衣篇,蚕事初兴谷雨天。

  更考公桑传礼制,先宜浴种向晴川。

  二、二眠

  柔桑初剪绿参差,陌上归来日正迟。

  村舍家家帘幕静,春蚕新长再眠时。

  三、三眠

  红女勤郇日载阳,鸣鸠拂羽恰条桑。

  只因三卧蚕将老,剪烛频看夜未央。

  四、大起

  春深处处掩茅堂,满架吴蚕妇子忙。

  料得今年收蚕倍,凉丝雪缕可盈筐。

  五、捉绩

  连宵食叶正纷纷,风雨声喧隔户闻。

  喜见新蚕莹作玉,灯前检点最辛勤。 

  六、分箔

  爱逢晴日映疏帘,新绿如云叶新添。

  天气晴和蚕事广,移筐分箔边茅檐。

  七、采桑

  桑田雨足叶蕃滋,恰似春天大起时。

  负筥携筐纷笑语,载鹰飞上最高枝。

  八、上簇

  频执条筐不厌疲,久忘膏沐与调饥。

  今朝士女欢艳色,看我冰蚕作茧时。

  九、炙箔

  蚕胜由来苦畏寒,深垂帘幕夜将阑。

  炉头更着松明火,老妪殷勤日且探。

  十、下簇

  自古蚕缫重妇功,曾闻献茧在深宫。

  披图喜见累累满,茅屋清光积雪同。

  十一、择茧

  冰蚕方看作素纨,重绵亦积御深寒。

  就中只有因材法,拣取筐间次第看。

  十二、窖蚕

  一年蚕事已成功,历数从前属女红。

  问说及时还窖茧,荷锄还在绿荫中。

  十三、练丝

  炊烟处处绕柴篱,翠釜香生煮茧时。

  无限经纶从此去,盆头喜色动双眉。

  十四、蚕蛾

  蛾儿布子如金粟,水际分飞任所之。

  莫令蚕丝遗力尽,来年留作授衣资。

  十五、祀谢

  劳劳拜簇祭神桑,喜得丝成愿已偿。

  自是西陵功德盛,万年衣被泽无疆。

 

  十六、纬

  绿荫掩映野人家,每到蚕时静不哗。

  一自夏成初茧后,篱边新听响缫车。

  十七、织

  从来蚕绩女工多,当念勤劬惜绮罗。

  织妇丝丝经手做,夜寒犹自未停车。

  十八、络丝

  无衣卒岁早关情,寒气催人蟋蟀声。

  茅屋疏篱画夜永,短檠相对络丝成。

  十九、经

  织衽精勤有季兰,牵丝分理织罗纨。

  鸣机来往桑林里,已作吴绡匹练看。

  二十、染色

  凝膏比洁络新丝,传得新方色陆离。

  一代文明资贲饰,须教五彩备彰施。

  廿一、攀花

  巧样争传濯锦纹,堪怜织女最殷勤。

  云章霞彩娱人意,自着寻常缟布裙。

  廿二、剪帛

  手把齐纨冰雪清,秋衣欲制重含情。

  逡巡莫慢施刀尺,万缕千丝织得成。

  廿三、成衣

  已成束帛又缝纫,始得衣裳可庇身。

  自昔宫廷多浣濯,总怜蚕织重劳人。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在明朝时期成为综合贸易之路。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

  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柳疃丝绸是柞丝绸,是用柞蚕茧织成的丝绸。传统柳疃丝绸的原料主要来自于“东山”和“南山”,“南山”即是昌邑南乡峡山岞山一带了。柳疃人在丝织实践中精心摸索出了一套传统、实用的丝绸加工技艺。清末民初,柳疃丝绸进入最为兴盛时期。“柳绸”受到国内外人们的欢迎,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柳疃也因为丝绸而享誉海内外,在丝绸之路中占有一席之地。

  柳疃镇位于山东省昌邑市区以北约10公里,坐落在潍河西岸,明代初年就有一个八户人家的陶家口子。明正德初年(1506年)后,原从四川迁来的住陈家庄的韩姓,在陶家口子东的河滩上立起了一户的小村,起初叫柳杭,后称柳滩,户数增多后便被称为柳疃,明万历时称柳疃集,清末称柳疃街,民初为柳疃镇。

  嘉庆末年,一部分柳疃人从“南山”“东山”学会了纩丝和织绸技术,便直接把柞蚕茧购回柳疃,自己纩丝、织绸,并运到北京去卖。逐步发展起进料制作柞绸的柳疃丝绸业。

  《岞山事蚕诗》,可谓研究柳疃丝绸发展乃至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献,有道是有诗为证了。(通讯员 赵凤虎)

 

责任编辑:赵岳
新闻关键词:
今日推荐
网站地图